QPQ金属表面处理及其废水处理详解
QPQ处理工艺,也被称为“镀蓝”处理,是一种先进的表面改性技术。该工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零件的耐磨性、抗疲劳性和抗腐蚀性,广泛应用于汽车、航空、农机、工程机械等领域的零部件制造。
QPQ处理过程包括三个关键步骤:前处理、浸渍处理和后处理。在前处理阶段,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、灰尘、锈蚀等物质,使工件表面洁净。接着,在浸渍处理阶段,将经过前处理的工件放入含有氯化铁、硝酸等化学物质的溶液中进行处理,使工件表面生成一层具有保护性的氧化膜。后,在后处理阶段,通过清洗、干燥和钝化等环节,消除浸渍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残留物质,进一步提高工件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。处理后的工件表面呈现蓝色,因此得名“镀蓝”处理。
QPQ金属表面处理废水来源特点
QPQ金属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,主要来源于前处理、浸渍处理和后处理阶段的清洗、漂洗等环节。这些废水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:
1. 含有多种化学物质:废水中含有氯化铁、硝酸、氢氧化钠等化学物质,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。
2. 重金属含量低但不可忽视:虽然QPQ处理过程中不直接使用重金属,但工件表面的锈蚀物和前处理阶段的清洗剂可能含有微量重金属,如锌、铁等。
3. 水质波动大:根据生产批次和工艺条件的不同,废水的水质和水量可能存在较大波动。
QPQ金属表面处理废水处理工艺流程
针对QPQ金属表面处理废水的特点,通常采用以下处理工艺流程:
1. 预处理:通过格栅、调节池等设施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,同时调节废水的pH值和温度,为后续处理提供稳定的水质条件。
2. 混凝沉淀:加入混凝剂(如聚合氯化铝、硫酸亚铁等),使废水中的悬浮物、胶体物质和溶解性有机物等形成絮凝体,并通过重力作用沉淀下来。
3. 中和处理:使用酸碱调节剂(如氢氧化钠、硫酸等),将废水的pH值调节至中性或接近中性,以减少对后续处理设备的腐蚀和对环境的污染。
4. 氧化处理:采用臭氧氧化、Fenton氧化等高级氧化技术,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残留的化学物质。
5. 过滤与吸附:通过砂滤、活性炭吸附等物理过滤和吸附方法,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、有机物和微量重金属。
6. 消毒与排放:使用紫外线消毒器或化学消毒剂对废水进行消毒处理,确保出水水质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放。
综上所述,QPQ处理工艺在提高零部件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,但其产生的废水处理也不容忽视。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,可以有效解决QPQ金属表面处理废水处理难题,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和资源化利用。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,还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